央企加速清退房地产?而拿地积极的也是央企,释放了啥信号?
2021-12-04 浏览:1952
房地产行业可谓瞬息万变,昨天还在大肆进军房地产,今天就又是另一番景象。随着房地产变革的深入,逻辑也在发生改变。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越来越深入人心,房地产也开始逐步回归居住属性。
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事发生,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你能解读出什么样的内容?房地产市场未来趋势又将向何处去?这些你都看懂了吗?尤其是央企参与房地产的问题。
最近,关于央企总部加速离京的话题引发了关注。据报道,随着疏解非首都功能和央企改革的推进,央企总部搬离北京的步伐不断提速。
2021年12月,中国电子将完成集团总部迁至广东深圳。中国船舶集团总部将于12月搬迁至上海,今年9月新组建的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也已经在上海挂牌,中国三峡集团搬往武汉,中国卫星网络集团、中化控股集团、中国华能集团都宣布落地雄安。
据了解,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央企一共有96家,其中有72家央企总部在北京。还有一说是157家,也有媒体报道称,目前全国共有120多家央企,包括非金融类央企96家、金融类央企26家,行政类央企3家,文化类央企3家。
根据总部搬离的去向看,一部分央企总部将向雄安新区集中;而另一部分则是结合自身发展所需,聚焦主业靠近产业前沿。
谈到主业,我们就不难想到,早在2010年,国家主管部门就为78家非房地产主业的央企下达了一份“退房令”,坚决禁止央企违规开展房地产投资,仅保留16家央企开发房地产。不难看出,在那个年代出台这样的政策,一是为了遏制房地产无序扩张,二是需要这些央企做好带头表率作用。
但很显然,房地产的诱惑太大了,“退房令”的执行进展并没有那么理想。不过到了2020年,“退房令”到了最后的通牒时刻。
2020年1月20日《关于中央企业加强参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发布并明确提出,要求各大央企明确主业投资方向,禁止以参股等形式参加央企商业性房地产竞争类业务。紧接着,中国五矿、中国石化、中国建筑、招商局、中国联通等非房产企业纷纷宣布,将会按照要求逐步对房产业务进行整改和调整。
随后,中航集团与国家电网等8家央企也发布了退出房地产领域的通知。这也就标志着,央企参与房地产市场竞争即将成为历史,而央企的退出,也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极大变革。
2020年12月,经济日报发表《“清退令”持续推进,督促非主业央企接连退出房地产市场》文章表示:央企在国有企业中发挥着龙头作用,而非房地产主业的央企退出房地产领域,更有利于其进一步将资金和研发力量投入到关乎国家发展的关键高新技术领域,更好地解决那些“卡脖子”问题。
由此可见,这是一种信号,是国家在面对特别重要行业的一个态度,当然不是说房地产不重要了,而是不能什么企业都动不动涉猎房地产,而耽误了本该做好的事。
从表述看,央企的带头表率作用是需要凸显的,无论何时何地。要知道,“退房令”不是要求所有央企退出房地产,而是非房地产主业的央企。
再说一个现象,一方面严格落实“退房令”,另一方面,央企又将在当前房地产市场充当先锋的作用。这个你能看懂吗?
房地产调控丝毫没有放松的迹象,房住不炒依然无法被撼动,在信贷环境不断收紧的背景下,在三线四档限制下,房企压力空前,甚至不断有爆出一些大房企资金链出问题的情况。虽然官方也回应,这只是个例,但对大家的影响却是真实的。
新一轮集中供地出现流拍或遇冷现象。
12月2日,广州今年最后一轮集中供地正式挂牌出让,最终,本轮集中供地以13宗土地底价成交,4宗流拍结束,与第二轮集中供地相似,广州本轮集中供地的赢家仍然是广州本土的国企央企。
截至目前,22个集中供地城市中,第三轮已有5个城市完成供地,包括无锡、深圳、南京、苏州和广州。但从拍地实际情况看,溢价率继续缩小,而国企央企与地方城投依旧兜底。
原因很简单,相对而言,央企国企等在融资成本上更占优势,据有关统计显示,2020年上市房企中的融资成本,成本较低的房企,基本都是国企央企和地方城投。民企的参拍积极性较首轮大大降低。
大型央企拿地较为积极,这类企业通常财务稳健,可以借助二轮集中供地的窗口期逆势扩张。这也跟“退房令”是一个道理,他们必须冲在最前面,除了自身发展需要,更重要的在于发挥带头作用,为市场注入信心。
调控不是让市场真的一直冷下去,如果说“退房令”是为了降低投资氛围,冷却楼市热度,那么央企积极拿地,则是为了活跃市场,给市场增加信心。
这似乎是矛盾,其实并不矛盾。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维护购房者权益,让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必须由央企带头,非主业的退出房地产,而需要为市场提供信心的时候,他们也必须冲在前面拿地,当然他们也有这个实力。
一切的一切,其实就是确保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央企的纷纷撤离,将会削弱房地产对经济的影响作用,同时也会化解一些问题。比如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也会影响到北京房价,会促进房价稳定。
12 月 1 日,国家举办的发布会上,河北方面表示,在北三县与通州区、北京城市副中心要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方面,河北省积极优化产业对接机制,探索共建产学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强化土地、住房、人才等政策保障,为承接功能的疏解创造良好条件。
这也为其他区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打破行政界限,疏解大城市功能,平衡周边城市发展。这很显然不只是房地产的问题,需要通盘考虑。央企在疏解上将会继续起到引领作用,带个好头。
下一篇:今夜,传来大利好
- 邹平:新学期城南学校师生分配方案 2024-07-18
- 速看!山东职工退休年龄规定! 2024-07-09
- 邹平最新封闭施工公告! 2024-06-29
- 【公告】邹平:新学期城南学校师生分配方案 2024-06-28
- 重要提醒!即将暂停服务! 2024-06-24
- 历经283天,邹平市白云山隧道顺利贯通! 2024-06-23
- 邹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邹平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 两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4-06-19
- 【民生实事】邹平市3年投资21亿元建设城市道路重点工程 2024-06-18
- 1速看!邹平至滨州城际公交有调整!
- 2最新划片!2020年邹平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方案来了!
- 3都说公寓的交易税费比住宅多,到底是多少,今天给买房朋友算笔账
- 4山东省各地市2022年7月房价出炉
- 5售楼处摄像头背后的楼市“渠道暗战”
- 6邹平市发展和改革局为我市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一期)争取上级无偿资金4300万元
- 7住建部消息:2024年部分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 8滨州各区县市2020年一季度GDP:邹平市总量第一,无棣县居第三位!
- 9房贷期限30年,多久“一次性还清”最合适?4个细节不可疏忽
- 10是谁惊艳了邹平? [墨香传世 悠然山南]邹平荣盛·墨香山南售楼处暨园林示范区完美绽放 全城共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