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世纪房产网 > 资讯>对于房地产,2022可能是最后一个寒冬……

对于房地产,2022可能是最后一个寒冬……

2022-12-27 浏览:951

时隔二十年,房地产再次回到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新定调。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会议上,会议总结了2022年的经济工作,分析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并且着重部署了2023年经济的主要工作基调。


其中,关于房地产行业的定调,定位“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的指示,让众多房地产从业人员心头一振,与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相比,今年的会议内容再次强调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主基调。


其中经济会议中关于房地产内容,主要是以下几点:


“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


会议提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等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


可以说,这条内容除了原有“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责任,更肩负起下一步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民生问题的资金来源问题,在房地产企业资产性仍具备一定瑕疵的同时,给予“三保”社会职能范围的有限支持,避免项目停工等系统性风险和社会化风险扩大等问题。


支持住房改善


为了促进更多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在文件的“着力扩大国内需求”部分,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其实早在会议开始前,12月14日,国家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中提到,对于住房消费要“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也有很多房地产从业人员依据此条政策推测,下一步可能房地产交易税费打折,将正在提案来的路上。


“房住不炒”


再次提及“房住不炒”,作为近几年房地产领域的指导思想,“房住不炒”将是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中长期必须坚持的基准定位。


12月15日,国家领导人在第五轮中国-欧盟工商领袖和前高管对话上发表书面致辞,“对于明年中国经济实现整体性好转,我们极有信心。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我们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城镇化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有足够需求空间为房地产业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房地产对居民生活和财产、宏观经济循环和产业链稳定、政府财政、金融市场的影响,都不是别的产业可以比肩的。


多场合多级别高层的信号释放,坐实房地产是支柱产业的基调与指导方针,也是在“金融16条”和“三支箭”金融鼓励政策的加持下,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得到相当大程度地缓解,融资渠道拓宽,融资难度降低,为房地产市场实现良性稳定恢复,提供了全面的资金支持。


随后在12月19日发布的《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当前经济热点问题作深入解读》中,国家又从先后角度,确定了如何重新确定房地产支柱产业的步骤方法。


首先,提供更多的流动性支持,促进2022年支持政策的执行落地,为2023年新利好政策的出台打下基础,主要侧重解决房企的负债状况;


其次,扩大有效内需,支持刚性和改善住房需求,对于限制性条件,予以释放;


再次,提高城镇化率,加大住房需求刺激。


一向作为房地产行业“风向标”的万科,其董事会主席郁亮也在近日的股东大会上表示,房地产行业“微光正在逐步变成曙光”。


众多业内专家也纷纷表示,根据目前的政策与金融利好反馈,房地产预计出现行业性和市场性的下行幅度扩大化,将会得到有效地遏制,并且不具备下一步继续发展的持续性,2023年,房地产市场将逐渐筑底企稳,实现房地产企业、市场以及购房者需求的全面回升。


所以,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2023年的夏天可能不是最热的夏天,但2022年的寒冬,可能是最后一个寒冬。